【医院公告】

健康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

人工流产术后如何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发布时间:2021-09-30 发布来源: 作者:admin
人工流产术包括负压吸宫术、钳刮术以及不全流产清宫术和中期妊娠引产后的清宫术等,手术流产宫腔操作可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导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子宫内膜再生障碍,进而使子宫内膜修复障碍或致宫腔粘连,严重影响胚胎着床,造成继发性不孕。患者常伴有痛经、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特别是稽留流产时,由于宫内停止发育的妊娠组织出血机化,与子宫壁粘连紧密,清宫手术难度较高,甚至需要二次清宫,加重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发生宫腔粘连和继发不孕风险明显增加。此外,人工流产术后继发感染也可导致宫腔粘连。所以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就十分重要。
  
  那么,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方法有哪些呢?
  雌孕激素类药物
  雌激素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与再生,有助于手术创面的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的形成,降低不孕风险。术后及时采用单用雌激素或者雌孕激素序贯的人工周期治疗,可以促进修复子宫内膜和月经恢复并减少并发症。
  给药途径:推荐口服和经皮给药。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戊酸雌二醇、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等。经皮给药的雌激素包括雌二醇凝胶等。经皮给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可减少雌激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更低,同时对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影响。
  用药时机及方法:(1).单用低剂量雌激素疗法。手术流产后第1天开始单用低剂量雌激素,连续用药1个月为1个周期,推荐用药1个周期。单用雌激素用药应同时采用屏障避孕,避免再次发生意外妊娠;用药期间如发生淋漓出血,或用药1个月停药后未出现月经来潮,建议超声排除残留,且排除意外妊娠后,加用孕激素转换内膜撤退出血。(2).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手术流产后第1天开始应用小剂量雌激素,后半周期加用孕激素,推荐使用1~3个周期。
  复方口服避孕药
  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是目前全球范围广泛使用的高效避孕措施之一,是人工流产术后避孕的重要方法。COC不仅能避孕,而且还能调节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促进月经周期恢复,并有一定的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作用。
  中医药治疗
  目前临床上人工流产术后中医药治疗主要集中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而用于子宫内膜修复的治疗较少。但有研究显示,益母草颗粒及某些补肾中药可促进子宫内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子宫组织内皮素等的表达,从而修复子宫内膜。活血调经类中药方剂能够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出血,也有一定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
  其作用机制是将仿生物电经皮肤导入,使得靶区域组织细胞生物膜及其周边大分子产生谐振来刺激子宫平滑肌交替收缩与舒张,促进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血液流动,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组织修复及其生理功能恢复。人工流产术后2 h应用仿生物电刺激可减少术后阴道出血量,缩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也使月经复潮时间缩短,疼痛程度减轻,对子宫内膜修复有一定作用。
  干细胞疗法
  几项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多种干细胞,特别是成体干细胞,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等与子宫内膜再生相关,目前科研机构正在开展有关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的临床研究,其疗效及应用方法有待进一步确认。
  专家推荐
  
  供稿 妇女保健部主任医师 陈小江